在《一念關山》之中,昭節皇后的離世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懷疑是安帝所致,緣由是昭節皇后臨終的告誡充滿暗示意義。
她曾說不可輕易傾心于男士,然而必須擁有一個屬于自我的子女,卻無人將這罪魁禍首關聯到他身上。
安帝擁有兩位皇子,一為大皇子,另一便是昭節皇后所孕育的二皇子。安帝與昭節皇后在國事上產生對立,老牛吃嫩草又看上了鄰國的公主,欲廢去皇后,然而他曾對皇后承諾過永生不會如此行動。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與二皇子進行了一筆交易,條件即是若他能夠成功勸說皇后主動退位,那這太子之位將會歸屬他。
皇位對每位皇子都是無法抵擋的誘惑,他怎能無動于衷?他果然找到了昭節皇后,皇后看到自己的骨血竟然協助皇上廢己,實在是心如冰霜。
而二皇子則設想了一個折中辦法,他打算先得到太子之位再順利繼承皇位,那麼他的母親便可成為名正言順的太后。
或許是皇子太過天真,一旦昭節皇后失去后位,他的家族必定將遭受沉重打擊,被朝野中的政客乘機攻擊,他的靠山將徹底瓦解。那麼太子之位還能否保住呢?
他勸說的理由是夫為妻命,子承母命,從傳統的美德出發綁架母親,認為父親為丈夫,母親則應遵循三從四德聽從他的所有決策。
皇后未曾料到眼前這個兒子竟是如此貪婪、骯臟、善謀,如此的荒謬!竟要自己犧牲一切榮辱來成全他。
二皇子與皇后未能達成共識,雙方皆從各自角度出發,一個認為母親未顧全大局替他著想,另一個則認為兒子竟不惜為皇位不擇手段,皇后憤然給了二皇子一巴掌,皇子憤然離去。
二皇子的想法不止于此,他還自作主張向皇上遞交了廢后的奏章,認為自己的行為并無不當。認為母親目光短淺,只要時間過去,他氣緩過來她便會恢復如初。
不久后宮中傳來激昂的鐘聲,母親卻在大火中傷亡。二皇子徹底崩潰了,他照做了皇上要求他完成的事情,皇帝卻公然否認曾經的誓言,太子之位亦化為泡影。他為母親所做的一切深感愧疚,但已逝之人豈能重生?
如意未曾想到傷害昭節皇后的竟然是她的親生兒子,這與她臨終前述說的所需孩子的遺言形成了巨大的諷刺效果。也許昭節皇后從未責怪過二皇子,畢竟她知道幕后主使乃是朝堂之上的權力者。
如意發誓要為皇后復仇,在離別之際往他嘴里塞進了半顆藥后轉身離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