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湯加 | 圣哲馬里奇B式:口令及體式要點
2024/04/14

瑜伽          修身          修心

梵文名稱 Marichyasana,馬里奇是創造之神梵天的兒子,也是太陽神蘇亞的祖父。這個體式就是獻給圣哲馬里奇的,是以神的名字來命名的體式。在阿湯系列里圣哲馬里奇共ABCD四式,上一期分享了A式的口令及體式要點,今天來練習第二式-馬里奇B式。

 圣哲馬里奇B式仍是一個前屈捆綁體式,是A式的進階體式,同樣有擠壓按摩腹部器官、幫助消化的功效,但與A式相比較,難度加大,需要做到半蓮花并有足夠的屈髖能力,才有可能雙手連接捆綁。 

圣哲馬里奇B式,從下犬式進入,體式中停留5次呼吸,vinyasa串聯回到下犬式。

從下犬式進入

sapta 7   吸氣,向前穿越,左腳半蓮花,屈右膝腳靠近臀部踩地,右手環抱右膝雙手背后相握,抬頭延展
astau 8   呼氣 前屈 5次呼吸(鼻尖)
nava 9   吸氣 抬頭
呼氣 腳交叉
dasa 10  吸氣 上提
ekadasa 11  呼氣 chaturanga
dvadasa  12  吸氣 上犬(眉心)
trayodasa  13  呼氣 下犬 
caturdasa  14 吸氣向前穿越,右腳半蓮花,屈左膝腳踩地,左手環抱左膝雙手相握,抬頭延展
pancadasa 15  呼氣 前屈 5次呼吸(鼻尖)
soddasa  16 吸氣 抬頭
呼氣 腳交叉
saptadasa 17 吸氣 上提
astadasa 18 呼氣 chaturanga
ekona vimsatin 19 吸氣 上犬式

vimsatih 20 呼氣 回到下犬式

做到圣哲馬里奇B式的前提是半蓮花,也就是比A式要求到同時進行髖關節外旋外展,而且半蓮花要做到足夠的深入,否則可能會限制到前屈的能力,導致無法做到捆綁,或者踝關節和膝蓋在捆綁后承受過大的壓力。 

馬里奇AB這樣的捆綁前屈體式是檢驗全身關節柔韌性的標志性體式,也許做到單項的髖運動體式或肩關節體式不難,但要這樣全身打包起來,卻是非常有難度的,任何一處位置受限都可能無法進入體式。


阿湯練習序列的任何一個體式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前一個體式為后一個體式做準備,在身體逐步的深入后慢慢達成最終的目的。而馬里奇式中的前屈深入,讓肩關節足夠壓低、髖屈逐步深入,也是為序列后面的腿壓雙臂支撐式、臥龜式等體式做準備。

體式要點:

要求半蓮花的程度能不能進入體式不重要,而體式中安全練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半蓮花只能勉強進入,不建議練習馬里奇B式,可以選擇收腳到會陰處來代替,還是要回歸髖外展外旋的基礎練習

腳盡可能抬高靠向腹股溝腹股溝的位置是前屈的折點,如果腳的位置到不了腹股溝,會在前屈時成為另一條腿穩定的阻礙,并給大腿面造成向下的壓力,腳踝也會過度受力。所以半蓮花的腳外側要盡可能抬高,并卡在腹股溝的折點,在前屈時有向后向下的推力,不會阻礙到前屈并給到前屈有力的輔助。

膝蓋盡可能落低剛開始練習B式時,可以在半蓮花處加入一個呼吸的停頓,做到髖關節足夠的外旋外展,讓膝蓋盡可能壓低到地面,這樣另一條腿屈腿時才能有更大的空間,也可以幫助到前屈的深度。
體式中有不適要立即退出半蓮花是非常容易受傷的體式,而捆綁中肩膀和雙手的加持可能會讓覺知不太明顯,加大受傷的風險,所以如果感覺到腳背、膝蓋或肩膀等部位的不適,要先退出,尋求原因,以安全練習為前提。

捆綁有難度可用瑜伽帶輔助如果捆綁雙手很勉強,用瑜伽帶輔助是很好的方式,可以放松對髖展及前屈的要求,也可以有一個逐步進入體式的適應過程和循序漸進的安全練習。
與A式的相同要求不作重復,可參考前面的分享鏈接,點擊文字即可
(下面視訊是kino老師對于馬里奇B式進入方式的詳細講解)

(如果需要翻找前面體式的口令及體式要點,請點擊下方集合版鏈接)

YOGA   STYLE

-Namaste-

掃碼關注小小瑜伽心語,小小陪你練瑜伽


文中圖片視訊來自網絡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