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責寄我輩肩頭,風云繼起;抗敵歌在前,大路歌在后」--郭沫若
作為我國現代知名的作家和歷史學家,郭沫若的名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他這一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人,他在私下里,卻對不起一個女人,辜負人一生,讓其一輩子都生活在孤苦之中。
這個女人名叫張瓊華,是郭沫若的髮妻,兩人在1922年成親,結為夫妻。
但因為是父母包辦的婚姻,郭沫若在婚前,并不知曉張瓊華的長相與性情。
而在新婚的第一夜,扯掉新娘蓋頭之后,郭沫若對自己的這個新婚妻子十分的不滿。
既不滿意她的纏足,也不滿意她的平庸相貌,甚至還用「一對翹天的猩猩鼻」這種侮辱人的詞匯來形容張瓊華。
為此,張瓊華倍感心酸,她知道自己無法討丈夫的喜歡。
但為了日后能有個依靠,張瓊華只能咽下這份苦楚,并卑微的向郭沫若哀求道:「給我一個孩子!」
可惜的是,她的這這份卑微,并沒有換來丈夫的同情與憐惜。
張瓊華是典型的舊時代的女人。
在封建背景的教養下,她遵守「三從四德」,謹記女子一定要賢惠恭順,并將丈夫為天的思想深刻于心。
而身處舊時代,她的婚姻自然也是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在22歲那一年,張瓊華的父母與郭沫若的父母,定下了這門親事。
在成婚之前,這兩個人是沒有見過面的。
當時的郭沫若一直在外求學,接受的是開放的西式教育,而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他,從內心深處是非常抵觸封建禮教這一套的。
可是張瓊花就是被封建禮教教養出來的女子,而且還裹了小腳。
且不說接受不同教育的兩個人是否有共同語言,僅是裹小腳,郭沫若就接受不了。
不過,在定下這門親事時,郭家的父母并沒有如實告知張家的情況,所以郭沫若并不知道張瓊華是個裹小腳的女人。
一直到結婚當天,郭沫若看到了張瓊華的腳,他這才知道自己被父母騙了。
然而這個親已經結了,親朋好友也都在家里吃席,這個時候他若是悔婚,不僅會讓這門親事成為一個笑話,也會讓郭家淪為當地的笑柄。
為此,郭沫若只能忍著怒氣將成親儀式進行下去。
等到賓客散去,到了入洞房的環節,郭沫若這才變了臉。
尤其是在揭開紅蓋頭,看到了張瓊華的那張平平無奇的臉后,郭沫若心中愈發的煩躁。
原本這樁被父母包辦的親事他是不想同意的,但出于孝道,他并不想違逆長輩,便只能應允。
成親前,郭沫若期待著自己能娶到一個漂亮賢惠的女子,但沒想到娶到的竟然是裹小腳的丑女人。
在看到了張瓊華的臉后,郭沫若心中對于這門親事是一點期待都沒有了,他轉身就走,將新婚妻子就這樣扔在了婚房。
新婚之夜被丈夫嫌棄,這若是傳出去,新娘子恐怕這輩子都抬不起頭了。
為此,郭家父母只能強逼著郭沫若回洞房。
而郭沫若雖然生氣,但他卻并不想違逆爹媽,讓兩位老人傷心,于是他只能強忍著心中的不愿,回到婚房。
不過,回去之后,他也并沒有給張瓊華好臉色,甚至話也不愿意說。
在父母離開后,郭沫若便穿著衣服躺在床上睡覺,一個眼神也不想給張瓊華。
在新婚之夜遭到丈夫如此嫌棄,張瓊華內心悲痛萬分,她不知該如何面對郭沫若,甚至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許久之后,她才努力的平復了自己的情緒,此時的張瓊華想到了要為自己的未來尋個依靠,既然丈夫不愛她,那至少要有個孩子。
于是她鼓起勇氣向郭沫若哀求道:「給我一個孩子吧!」
但即便張瓊華放下了自尊,如此低聲下氣的哀求,也并沒換來郭沫若一絲的憐惜。
他在聽到了張瓊華的話后,沒有任何的回應,甚至還背過身去,舉止間滿是厭惡。
其實,張瓊華雖然算不上漂亮,但也算不得丑陋,只是在郭沫若這樣見過世面的年輕男子眼中,實在不夠討喜。
加之她還有纏足,更是觸碰到了郭沫若內心深處最厭惡的封建禮教,這兩個因素足以讓郭沫若對其厭惡反感。
想來張瓊華若是許配給一個和自己門當戶對的家庭,也不會在新婚之夜受此侮辱了。
而對于張瓊華來說,新婚夜的侮辱還只是個開始。
郭沫若在新婚五天后離家,且在國外再娶,這讓張瓊花更為心痛。
郭沫若在結婚后的第五天,以求學為理由離家,且這一走就是26年,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他一次也未曾回家探望。
而與張瓊華之間的聯系,也僅僅只是寥寥幾張家書。
張瓊華在丈夫離家后的日子里,如同守了活寡一般,她沒有丈夫的愛護,也沒有孩子傍身,但受封建思想束縛,又不能棄郭家于不顧。
就這樣,在這26年的時間里,她甘當郭家的「老媽子」,盡心盡力的伺候公婆,且從未有過怨言。
而在把張瓊華拋棄在老家后,郭沫若則是在日本娶了個年輕漂亮的日本女子,且兩人還生下了孩子,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著,讓人好不羨慕。
盡管在26年后,郭沫若因父母身體原因回過家,但也不曾給過張瓊華半分丈夫于妻子的愛。
張瓊華就這樣守著一個不愛自己的男子的妻子名分,孤身過了60多年,直到1980年因病離世。
她這一輩子都錯付給了郭沫若,導致一生孤苦無依,最后連個送終的骨血之親都沒有。
想來如果張瓊華當初沒有嫁給郭沫若,她的一生也許會是幸福美滿的。
作為生在封建社會的女人,張瓊華無疑是不幸的。
她不能選擇自己的婚姻,甚至要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
婚后丈夫不愛自己,她沒有機會重新開始,還要盡心盡力的伺候公婆。
因為選錯了男人,張瓊華賠上了自己的一生,自成親后的60年時間里,她無時無刻不是痛苦的。
而在舊時代,像張瓊華一樣成為封建犧牲品的女子不在少數。
如果人生能重新開始,想來張瓊華一定不愿自己投生在封建社會,也不會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