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近了。對咱們這些有著深厚家族傳統的中國人來說,這可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重要節日,清明節跟過年、端午、中秋可謂并駕齊驅,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大佬級佳節。
作為街坊們俗稱的「祭祖節」,清明節在我們的心坎里,可是沉甸甸的分量。,在這天家家戶戶那是忙開了鍋,大伙兒都得按照祖宗交待的老規矩,把掃墓的祭品祭奠準備好。香煙老早就添好了,蠟燭也是新打的舊火柴,那極度看重的冥紙冥幣更是提前就得備足,簡直跟打仗一樣忙乎。
不過嘛,除了這些硬骨頭祭品,咱還得精心給挑選些應景的水果鮮花,甚至是老人家們生前最鐘愛的那些饞食,這些可都是透露著我們對先人那份思念難卻的情懷。
要說那準備掃墓水果的時候,可就得仔細了。按老傳統,這玩藝絕對有大學問,一不小心就會出岔了。老人們更有「5拿4撂」的說法,這套「5帶4不帶」的操作,可是個頭牌大忌。俗語說得好「迷信也算文化」,要是不巴巴實實的,帶錯了那可就不合適了。所以這碼兒事,非得請教一番老人家的傳統智慧,好好挑揀出那些被老祖宗們奉為吉利的水果,然后擺上,好圖個吉祥如意。
那清明上墳掃墓,到底該帶啥水果才是正理?
蘋果
那可是頭一把交椅兒,被老人家冠以「平安果」的美名,當然就是想祈愿咱們平平安安、幸福如意啦。「蘋」這個字兒跟「平安」咬字有像,所以這蘋果在中國就被推舉為了平安吉祥的象征,不但美好祝福一大把,而且富含營養,對身體好處著呢。
柚子
柚子自然也得帶上,這玩意酸酸甜甜的風味可獨樹一幟,寓意也是滿滿當當的。柚子跟「佑」字同音,這就代表著「佑子」的吉祥,冀望子女們賢賢良良、茁壯成長。同時它又跟「有子」諧音,能祈愿咱們早就兒女繞膝。更不用說,它還跟「游子」音近,祝愿家中那些外出在外的孩兒們盡快返鄉團圓,嘖嘖,可真是一箭三雕喲。
圣女果
這個也不能落下,它活像一只只小金庫的造型,寓意鈔票滾滾而來,家道興旺發達啦,這個也是一定要備好的。
橙子
這種水果,寓意可豐富著吶。咱們剝開橙子的那一刻,先人的眷顧和保佑自然就會紛至沓來。橙子是個「黃球」,在中國就代表著吉祥美滿;再細細捋一捋,它顏色金黃猶如朝陽東昇,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無盡的希望;再仔細看,它圓滾滾的造型就跟日月一般無二,寓意著生命的循環往復。
所以啊,供上橙子就仿佛在向先人訴說著人生無限的可能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香蕉
它也是應景之選。香蕉在咱們一些老人們眼里,可是祛邪的法寶。據說啊,人間有許多怨靈孽種,總在給生人惹禍闖禍。香蕉就能把這惡邪壓一壓,好讓家家戶戶身體安康,宅院平安。所以,咱們供上香蕉,既是饋贈先人,更包藏了祈求身體健康、子嗣昌盛、家族和睦的心愿。每一個環節兒,都融入了傳統的智慧精華,讓人在懷念先賢的同時,也從中獲益良多。
不過嘛,除了那些應景水果,咱們也得留個小心眼兒,別帶錯了那些不祥的水果,那祖宗們可就要暗地罵咱糊涂了,切記以下水果盡量不要帶。
梨
咋個說呢,梨子吶,聽著就讓人心塞塞的。梨離兩個字兒湊在一塊,分明就跟「離別」沾了親。您瞧瞧,清明掃墓的時候,哪能帶著這等不吉利的玩意兒呢?這會兒帶上梨子,分明就是在暗示先人離咱們遠去了。所以吶,梨子啥時候都得避著點,打死也不能帶上。
桃子
老實說,桃子在中國文化里頭,一直被當作一種仙果,寓意長壽吉祥。
可別忘了古訓,叫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你瞅瞅,這語兒一出,不就讓桃子跟「夭折」扯上親眷了麼?就更別提,桃花盛開的時節正是春分前后,陰陽動蕩易主的時候,這叫過渡時期,老人們也把它歸為不穩的階段。而且桃核又那麼堅硬無肉,一露這嘴臉,就容易讓人遐思入微,聯想到「干枯沒福」的不祥景象了。綜上種種,桃子還是離遠點吧,怕掃祖墳的時候背道而馳,把先人給傷著了。
石榴
主要還是因為石榴粒兒太多了,代表了「對先人不專一且不潔」。雖然有些過度解讀的成分?只是,祖宗們的禁忌咱也不好違背,所以石榴掃墓的時候也還是別帶了。
葡萄
葡萄表面上看一串串碩果累累,分外人丁興旺吉祥如意。小時候,大人們總把這玩意兒當作饋贈新婚夫婦的賀禮,祝愿生兒育女、香火永傳。但是葡萄「成串」狀就像是「成串跟著先人走」的不祥之兆,咱們還怎敢輕易帶上啊?
話又說回來,咱祭祖的祭品自然是要精挑細選的。不過嘛,更多的還是在乎那一顆感恩懷念的心。祖上看著,肯定就是高興了。
另外,咱們獻祭的可不只是那些祭品啊,更多的是思緒萬千,對過往歷史的一種回溯。很多老人年輕時,總愛拉著咱們那些小毛孩兒,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家族的淵源流長。那會咱們小毛孩兒根本領會不了其中的玄妙,但如今想來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祭祖的意義之所在。